盛世龙腾看沅陵——写在沅陵传统龙舟大赛即将举行之际

时间:2023-06-23 13:58:09 来源: 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李顺礼

沅陵,古称辰州。当地人把流经该区域的沅水河称为辰河。每年农历五月,一场古老而盛大的百姓狂欢——传统龙舟竞渡激情上演,绵延千年,亘古不衰……


(相关资料图)

今年,“龙腾潇湘”湖南·沅陵2023年“沅陵酱酒”杯传统龙舟大赛,即将举行。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为黄庭波摄。

三千载浪里争雄 九万年不老乡情

沅陵人对龙舟有着特别的解读和意义。他们把“龙舟”叫作“龙船”,把“划龙舟”叫作“扒龙船”。

追溯龙舟历史,沅陵可溯至一代爱国诗人屈原之前,沅陵应是它最早的发源地。

沅陵有句俗语叫“五月五,出盘古,端阳前后听锣鼓”。沅陵流传千年的苗族古歌《漫水神歌》中唱道:“人家赛舟祭屈原,我划龙船祭盘瓠”。“扒龙船”是祭奠缅怀苗族创业先祖盘瓠,已成为沅陵乃至大湘西地区“集体无意识”的象征和普遍认同。

关于龙舟竞渡,《湖南通志》明确注解“最早始于武陵(南朝梁时期沅陵属武陵郡)”。《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料手册》也记载:“龙舟节是流行于湘西一带的苗族节日,大都在农历五月初五进行”。而最有说服力的是当年屈原放逐沅澧之际,在沅陵辰河目睹了龙舟竞渡盛况,在《湘君》中作了“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在《东君》中作了“驾龙舟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的生动描述。

数千年烟云,数千年变幻。沅陵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将这一民俗活动发展成为极具地域特色、文化内核和精神谱系的传统体育盛事。拥有“历史最悠久、参赛规模最大、运动员最多、观众最多四个世界之最”(世界文化遗产专家邓薇语)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形成了“关头”“赏红”“抢红”“砸船”“两大观点”“三大流派”等一部厚厚的“龙船经”,在五月辰河上沸腾了几千年,已成为沅陵人的生活方式、生命状态和那万古以来的不老乡情。

2002年12月10日,中国龙舟协会郑重授予沅陵县“中国传统龙舟之乡”光荣称号。

败亦赢 胜亦赢 帅旗满江横

于沅陵人而言,龙舟是他们的半条命,是刻在骨里、浸入血脉的爱。已故沅陵本土作家石煌远先生所撰《龙腾序百字文》这样写道:

火之血,酒之气,山之骨,水之魂,五月辰河看龙腾,方识沅陵人。鼓如擂,烟似云,动桡雾气生,吼声破山头桡门。败亦赢,胜亦赢,帅旗满江横。了了,神乃吾民,吾民皆神。心高山则矮,协力滩亦平。望子孙驾苦舟,拼搏奋进,众手托金盘。

寥寥百字,不仅是沅陵传统龙舟竞渡那排山倒海的气势和波澜壮阔的场景的真实写照,更是沅陵人狂热痴迷龙舟和“团结拼搏、勇往直前”的龙舟精神的生动诠释。

作为国家级“非遗”,沅陵一直坚守传统龙舟的赛制和传统龙舟文化的传承,始终保持节庆民俗的文化姿容。

沅陵传统龙舟与国际龙舟相比有八个“特别”。一是“特”在船身比一般的龙舟要长2至3倍;二是“特”在船员多,包括划手、旗手、鼓手、锣手、艄公共计48人,分工讲究,责任明确;三是“特”在分红船、黄白船、花船等众多流派,百舸争流,同江竞技;四是“特”在横江竞渡,两两相争,惊险刺激;五是“特”在持续时间长,从农历五月初正式登江,一直要划到五月十五大端午之后才上岸,老百姓过足“龙船瘾”;六是“特”在船员个个身怀绝技,从“头桡”游江时的“阳雀”倒立到比赛时的悬江劈波,从艄公“出马枪”时的单手掌舵到奔岸时的抽艄逐浪,各显神通,惊叹称奇;七是“特”在观赏性强,划法中就有“雪花盖顶”的“飘飘儿桡”“丹凤朝阳”的“抠抠儿桡”、顺其自然的“顺水桡”,鼓点也有游江鼓、比赛鼓、胜利鼓和不服鼓,娱人娱己,精彩纷呈;八是“特”在绝不服输,竞渡结束,胜者得意扬扬,而负者决不承认实力不行,于是打碎桡片,砸烂龙船,赶做新船待明年再比。永不言败,这也是沅陵人的最可爱之处。

龙舟是沅陵人的生命之舟,素有“宁愿荒废一年田,不愿输掉一年船”之说,已形成一种民族传统,浓缩成一个文化符号。对龙舟的生命情感,不管时事怎样变换,沅陵人的热情从未改变。对沅陵这一民俗奇观,刘禹锡倾倒过,王阳明感动过,林则徐惊叹过,贺龙组织过。即使战火不断的抗战时期,沅陵人仍冒着被敌机轰炸的生命危险举行龙舟大赛,以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战士气。二十一世纪以来,在沅陵县委、县政府的组织引导下,每届比赛均有50只船左右参赛、3000多余运动员参加、20多万观众现场观看。场面壮观,热闹非凡,堪称沅陵人的“世界杯”。

良好的文化传承,完善的赛制规程,坚实的基础建设,浓厚的社会氛围等等,为沅陵传统龙舟赛的品牌打造提供了强大推力。2002年,中国龙舟协会指定沅陵为全国传统龙舟赛赛场。截至目前,沅陵是湖南省最大的传统龙舟竞赛基地,先后成功举办过一届“国际龙舟大赛”、四届“中国传统龙舟大赛”和五届“湖南省传统龙舟大赛”,央视体育频道、湖南卫视多次现场直播。沅陵传统龙舟赛享誉中外,声名远扬。

望子孙驾苦舟 拼搏奋进 众手托金盘

沅陵是革命老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沅陵人民传承发扬龙舟精神,自强不息,奋力进取,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旧面貌。

2019年,沅陵顺利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取得了消除绝对贫困的全面胜利;2021年7月,中共沅陵县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新一届县委做出了奋力“建设四个区、打造次中心、挺进三十强”的战略部署,沅陵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步入快车道。

近年来,“六大百亿临港产业链”风生水起,“奇力新全球第二总部”、台湾工业园落户沅陵,沅陵碣滩茶出口东盟,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大力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同频共振,实施乡村振兴展现新作为;推进县城提质改造、实施城市更新,完善小城镇体系规划,全面启动村庄规划,城乡融合发展开创新局面;“三桥两路”全面建成通车,沅辰、张官、官新三条高速全面开工建设,沅陵一中新校区建成开学,县人民医院南院建设全面启动,增进民生福祉得到新提升;深入推进基层党的建设,全面推进清廉沅陵建设,扎实开展“三整顿两提升”干部作风建设专项活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清朗政治生态充盈新风气……一路走来,征程壮阔,气势磅礴,书写了一张奋力开启沅陵跨越赶超发展新征程的时代答卷!

2023年6月28日至30日,作为第二届怀化市旅游发展大会重点活动之一的沅陵传统龙舟大赛,在万众瞩目中将再次在“美得令人心痛”的沅陵开赛。时下,沅陵人无论老幼,无论城乡,人人都像喝了几碗烧酒,吞下了几腿狗肉,头热、心烧、口痒、血腾,浑身胀起一股股“苞谷子”劲。沅陵县委、县政府适时推出“激情龙舟,暖心沅陵”服务活动,向社会公开承诺做到“五不四免”,即不涨价、不宰客、不售假、不短斤少两、车辆轻微违章不罚款,县城内公交车免费、县城内停车场免费、旅游景区景点免费、公厕免费,还推出“揭榜打卡”免费品尝沅陵“一壶酒、一杯茶、一碗猪脚粉、一支雪糕”等活动,助力龙舟大赛,感受沅陵“温度”。

沅陵县委书记刘向阳调研龙舟大赛筹备工作时明确指出,沅陵传统龙舟精神是根植于沅陵人民内心深处的精神图腾,我们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办好龙舟赛,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的幸福指数,为沅陵经济社会发展凝聚强大合力。沅陵县委副书记、县长易中华专题部署龙舟大赛筹备工作时强调,沅陵传统龙舟大赛百姓期盼、社会关注,我们要把办好龙舟赛作为最好的文化传承,用文化的力量致敬历史、赋力当代、光照未来。

几千年辰河,几千年龙腾。其实,沅陵何尝不是一艘龙舟!县委、县政府就是这艘龙舟的旗手、艄公和锣鼓手,67万沅陵人民就是一个个骁勇的划手,他们共同驾驭着沅陵这艘龙舟,在三湘四水、在神州大地上劈波斩浪、逐潮前行。中华书山二酉山上薪火相传的文脉书香和滔滔沅水万古不息的涛吟浪咏,就是他们奋力前行的不竭动力!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实现“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深入实施“五新四城”战略,全力推动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勤劳勇敢、自强奋进的沅陵人民,一定会奋力书写现代化新沅陵的辉煌篇章。

郑佳 摄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